小兒便血的臨床表現有哪些?為了幫助兒科主治考生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遇到小兒便血,應詳細詢問病史病史和全面體格體檢,注意以下幾點:
1.便血前檢查
在確定為便血前,應仔細檢查是否為口腔、鼻咽、支氣管及肺等部位的出血被吞咽后所引起的黑便,以及排除某些藥物、食物所致的血樣或黑色大便。
2.根據小兒的年齡
新生兒便血大多由于咽下母親產道或乳頭破裂的血或患有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消化道畸形等。嬰兒和幼兒便便血多見于腸套疊、美克爾憩室、腸息肉、脫肛、肛裂等。學齡前期和學齡期兒童便血要考慮食管靜脈曲張、潰瘍病、腸息肉、肛裂、過敏性紫癜等。
3.便血量及顏色
少量便血且呈鮮紅色,鮮血附在大便的表面,多是直腸、乙狀結腸或降結腸疾病出血,如果解大便時小兒無哭吵要考慮直腸息肉,如果小兒哭吵厲害要考慮肛裂,也見于腸套疊等。大量便血,呈暗紅或黑色,多為上消化道或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傷寒等出血。果醬樣便是血和黏液混合似黏凍樣的大便,如小兒年齡在6~18個月,同時伴有陣發(fā)性哭吵,要考慮腸套迭。豆湯樣便:大便呈血水樣,腥臭,在考慮出血性壞死性小腸炎,小兒往往有腹痛、腹脹明顯。
4.便血與排便的關系
血在大便后滴下,與大便不相混雜多見于內痔、肛裂,也見于直腸息肉、直腸癌等。大便呈膿血樣或血便帶膿樣黏液,應注意痢疾、血吸蟲病、腸結核、慢性結腸炎等。
5.其他伴隨癥狀
便血伴劇烈腹痛甚至休克者,應注意腸系膜血管阻塞、出血性壞死性腸炎、腸套疊;便血伴腹部包塊應注意腸套疊、腫瘤等;便血伴身體其他部位出血多見于血液系統(tǒng)疾病、急性嚴重感染、維生素C缺乏癥等;便血伴發(fā)熱及全身中毒癥狀多系急性感染。原因未明的便血必須進行肛門檢查和直腸指檢,有助于發(fā)現肛裂、直腸息肉、痔、腸套疊及癌腫。
6.常見便血疾病特點
(1)痔瘡一般痔瘡引起的肛門出血,是內痔出血,發(fā)生于排便過程中或者是排便后,血色鮮紅,不跟糞便相混合,且會伴有異物脫出肛外。
(2)肛裂肛裂出血最大的癥狀就是疼痛,血色鮮紅,有滴血狀,排便之后產生劇烈的疼痛。
(3)肛瘺出血量不是很多,糞便為膿血便,經常性排便,患兒還會出現惡心,頭暈,出血量很多時,患者體內會出現缺鐵性的貧血,嚴重者還會出現休克。
(4)腸炎出血具有間斷性,跟肛瘺出血有點類似,出血量不是很多。
(5)腸息肉具有無痛性,而且血色鮮紅,不跟糞便混合在一起,時常伴有黏液從肛門內部流出,偶有脫出之感。
醫(yī)學教育網提供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備考經驗、精煉知識點以及政策動態(tài)變化!預祝各位考生都能順利通過2020年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