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日 19:00-21:00
詳情1月3日 19:00-21:00
詳情1.血象
血紅蛋白降低比紅細胞減少明顯,呈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血涂片可見紅細胞大小不等,以小細胞為多,中央淡染區(qū)擴大。平均紅細胞容積(MCV)小于80fl,平均紅細胞血蛋白量(MCH)小于26pg,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MCHC)小于0.31.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正?;蜉p度減少。白細胞、血小板一般無特殊改變。
2.骨髓象
幼紅細胞增生活躍,以中、晚幼紅細胞增生為主。各期紅細胞均較小,胞漿量少,邊緣不規(guī)則,染色偏藍,顯示胞漿成熟程度落后于胞核。粒細胞系、巨核細胞系一般無明顯異常。
3.鐵代謝的檢查
?。?)血清鐵蛋白(SF):SF值可較靈敏地反應體內(nèi)貯鐵情況。其放射免疫法測定值低于12 μg/L提示缺鐵。
?。?)紅細胞游離原卟啉(FEP):紅細胞內(nèi)缺鐵時原卟啉不能完全與鐵結合成血紅素,血紅素減少又反饋性地使原卟啉合成增多,因此未被利用的原卟啉在紅細胞內(nèi)堆積,使FEP值增高。
?。?)血清鐵(SI)、總鐵結合力(TIBC)和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TS):缺鐵性貧血時SI降低,TIBC增高及TS降低。SI小于9.0~10.7μmol/L(50~60μg/dl)有意義。TIBC大于62.7mol/L(350μg/dl)及TS小于15%意義。
?。?)骨髓可染鐵:骨髓涂片用普魯士藍染色鏡檢,缺鐵時細胞外鐵粒減少,鐵粒幼細胞數(shù)亦可減少(小于15%),是反映體內(nèi)貯存鐵的敏感而可靠的指標。
1月2日 19:00-21:00
詳情1月3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