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隋朝·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把痔瘡分為牡痔、牝痔、脈痔、腸痔、血痔、氣痔、酒痔。清代·馬培之《馬氏痔瘺科七十二種》,按照痔狀、位置劃分。古今中外分類法很多,但按照痔瘡發(fā)生、發(fā)展、病理變化規(guī)律分期分型者甚少,大部分圍繞肛門局部分類、治療。
雖方法百出,但療效不佳。筆者根據痔瘡發(fā)病的不同階段,病理轉歸的共同特征、不同癥狀特點以及各期的主要矛盾為著眼點,應用復方痔瘡靜脈搏注射液配合祛栓術,分別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以提高治愈率,縮短療程,避免不必要的損害為目的。進行科學五期分類,辯證施治。 [醫(yī) 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
1、一期(初發(fā)期)簡稱新發(fā)痔特征發(fā)病1-3日,輕度充血,痔核內未形成血栓,痔核表皮光亮皮薄,易出血,痔核時大時小,疼痛時強時弱。觸診質軟富彈性,或有波動感。一般無便秘癥狀,有時可自愈。此期,服它藥適當可治愈或控制發(fā)展,如亂投各類收澀凝血止血藥物,加速痔核內血栓形成,轉變?yōu)榫弥獭1酒诓槐刈鍪中g,否則加重病勢或變生各類后遺癥。立即應用復方痔瘡靜脈注射液直接靜滴,一般2-3次,每日一次,痔瘡徹底內消,不留任何后遺癥,肛門完整無缺,無痛苦。個別患者未完全內消者,留有較小的痔核,證明早已轉入二期,采用二期痔瘡治法。
2、二期(血栓形成期)簡稱血栓痔 一般發(fā)病一周以上疼痛加強,痔核個數增加,體積擴大,核內已形成血栓或栓子,觸診變硬,彈性下降,表面呈現紫黑色斑塊。大便隨發(fā)病的時間越來越干,常伴出血,出血則痛減。此期蘭瘡只靠藥物不能完全內消。先靜滴一次,第二日祛栓與靜滴并進。標本兼治,3-4日痊愈,療效同上。
3、三期(惡性期、高峰期、臥床期)簡稱惡性痔 此期,循環(huán)嚴懲是障礙,誘發(fā)內外混合痔、環(huán)狀內外痔、彌漫型內痔或多個痔。手術難以割除,切則繼發(fā)。所謂痔瘡后遺癥、并發(fā)癥大都在此期由于處理不當而產生,典型癥狀:①疼痛劇烈、伴有情緒緊張等精神癥狀。②大便干燥顯著增強,3-4日一便,便則強:“努力”壓力猛增,痔瘡進一步擴大,護疼擴裂意識導致縮肛,因而想便而便不出、肛門緊張度再度增強,長期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吸水力繼續(xù)增強,大便更加干燥,排便更加困難,排便頻率再度推遲——惡性循環(huán)形成。③痔核壓迫和刺激尿路引起排尿無力、不暢、尿潴留。此期,先祛栓,后立即靜滴,顯著降低肛門緊張度惡性循環(huán)得到控制,循環(huán)得到改善,調整直腸功能,大便由干變軟,嚴重者隔1-2日進行二次祛栓術再靜滴,一般3-4日痊愈,療效同上可解手術之疑難,保持肛門完整,無后遺癥。 m.bhshhw.cn
4、四期(自衛(wèi)期)增生期 此期痔瘡多數由服藥不當、或處理不當或長期忍耐,導致核內結硬栓子,表皮增厚,觸診較硬,彈性顯著下降,較少出血,常伴大便干燥。本期開始增生,病程延長數月或數年,即所謂久痔、遠年痔。應用靜肪滴配合祛栓術使痔核縮小三分之二,未消失部分為組織化及增生。但疼痛、大便干燥等癥狀全部消失。經過長時間的口服藥物調整,遺留部分可逐步轉為平坦(消失)。此期應用本法可有效地防止瘺管一拉生,及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5、五期(屢管成期)發(fā)病2-3月以上,長期忍耐,不及時治療,機休自衛(wèi),組織分化,形成瘺管,向內向外延伸至開口,排泄病理產物。此期疼痛減輕。
應用本法治療,不分內外混合痔,療效相同。按照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施治。一期痔瘡直接靜滴治其本。二、四期宜標本同時施治。三期急則治期標后靜滴,重者,視病情隔1-2個日,進行二次祛栓術,續(xù)靜滴,5-7日可痊愈。無任何后遺癥。用本法治療痔瘺五期,只能顯效,控制發(fā)展,不能徹底治愈瘺管,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