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牙體牙髓病學考點速記(51-60)”的內容,有很多口腔主治醫(yī)師考生都非常的關注,為了幫助大家了解,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如下:
51.絲狀乳頭在舌苔剝脫使舌背呈地圖樣時稱地圖舌。當菌狀乳頭和絲狀乳頭均萎縮時,導致舌乳頭消失呈光滑的片狀或鏡面狀,稱光滑舌或鏡面舌。菌狀乳頭有炎癥時,舌體像草莓一樣,稱草莓舌。
52.腺泡分漿液性、黏液性和混合性三種類型。導管分為閏管、分泌管、排泄管三段。
53.肌上皮細胞位于腺泡和小導管的腺上皮與基膜之間,又稱為籃細胞。肌上皮細胞有收縮功能,協(xié)助腺泡或導管排出分泌物。
54.腮腺是人體最大的唾液腺,屬純漿液腺。下頜下腺是混合性腺,以漿液性腺泡為主。舌下腺,屬混合性腺,主要為黏液性腺泡。
55.6對鰓弓中,第1對最大稱為下頜弓;第2對稱舌弓;第3對稱舌咽弓;其余3對無特別的名稱。下頜弓參與面部和腭的發(fā)育。
56.面部的發(fā)育畸形主要發(fā)生在胚胎第6~7周的面突聯合期,常見的有唇裂、面裂等。
57.相鄰的鰓弓之間有淺溝,在體表側者稱鰓溝;在腹側有與鰓溝相對應的淺溝,稱咽囊。
58.唇裂多發(fā)生于上唇,由單側或雙側球狀突與同側上頜突未聯合或部分聯合所致。兩側球狀突之間未聯合或部分聯合,可形成上唇正中裂。兩側下頜突在中縫處未聯合,則形成下唇裂。
59.上頜突與下頜突未聯合或部分聯合將發(fā)生橫面裂,裂隙可自口角至耳屏前。較輕微者可為大口畸形;如聯合過多則形成小口畸形。上頜突與側鼻突未聯合將形成斜面裂,裂隙自上唇沿著鼻翼基部至眼瞼下緣。
60.腭裂為一側側腭突和對側側腭突及鼻中隔未融合或部分融合。上頜裂為前腭突與上頜突及側突之間未聯合或部分聯合所致。正中上頜裂為兩個前腭突未聯合。正中下頜裂為兩個下頜突未聯合,常伴唇裂。
推薦閱讀:
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口腔解剖生理學】60個考點速記!
考生關注|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考試各科目備考建議,速看!
以上“2022年口腔主治醫(yī)師:牙體牙髓病學考點速記(51-60)”由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