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術前全面的口腔檢查和治療設計
復習病歷,對患牙本身、牙周組織、對頜牙進行再次檢查,復核治療方案。患牙必須照術前x線片。x線片應該以患牙為中心采用平行投照技術,要反映患牙、根尖周組織和根尖病變的全貌,也應反映鄰牙的情況。術者在做出治療決定之后,要綜合各方面的資料,設計治療順序和治療次數(shù)。
2.對治療難度和成功率的分析
術者事先對失敗與成功率的正確分析,有利于正確制定治療計劃,更有助于醫(yī)患雙方的溝通與理解。下列因素增加治療難度,減少成功率:
①患牙的情況:口腔后部的牙,髓腔和根管系統(tǒng)解剖變異,根管鈣化,根管彎曲,無法達到對患牙有效的術野隔離。這些情況增加治療的難度,降低治療的成功率。
②患者的情況:患者開口度小,患者對治療過程高度敏感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無法控制唾液,患者全身健康狀況差,可能降低治療的成功率。
③再治療的病例:前次治療失敗,再次治療時的成功率,據(jù)統(tǒng)計只有2/3.
3.術前談話簽署知情同意書
確定治療方案之后,術者需要與患者或患者的家屬談話。術前談話應包括下述內容:交代病情,講解治療的必要性,就治療方案征求意見,簡介治療步驟,介紹治療的預后和并發(fā)癥,介紹替代的治療方法,介紹收費原則和總的預算,介紹療程和治療次數(shù),以及醫(yī)師認為應該與患者或家屬交流的內容或患者需要了解的內容。術前談話的內容要記錄在病歷中,必要時應簽訂正式的知情同意書或有明確的患者或家屬同意接受治療的記錄。知情同意書應概括術者與患者術前談話的核心內容,反映患者對談話內容的理解并同意治療。知情同意書應有患者或家屬的簽名。簽訂知情同意書是為了保證醫(yī)患間的有效溝通,也是為了保護患者的知情權。作為醫(yī)者,要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治療的成功,同時也應該讓患者或家屬了解治療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風險和問題,共同面對。
4.器械準備
根管治療應該在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進行。器械準備是術前準備的重要部分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包括對必要器械的配置,打包和消毒。
術中術區(qū)要有效地采用隔濕措施,最好是采用橡皮障隔濕。橡皮障隔濕除了可以防止唾液和外界對術區(qū)的污染外,還能夠防止器械滑脫造成的誤咽誤吞。在無法施行橡皮障隔濕的情況下,有必要采取棉卷隔濕等替代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