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手機網
醫(yī)學教育網手機網

手機網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類 > 草本植物 > 正文

杜衡簡介

2012-09-20 18:07 醫(yī)學教育網
|

【出處】出自《名醫(yī)別錄》。

1.《山海經》: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狀如葵,其臭如靡蕪,名曰杜衡,食之已癭。

2.陶弘景:杜衡,根、葉都似細辛,惟氣小異爾。

3.《唐本草》: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云馬蹄香。生山之陰,水澤下濕地。根似細辛、白前等。今俗以及己代之,謬矣。及己獨莖,莖端四葉,葉間白花,殊無芳氣;有毒,服之令人吐,惟療瘡疥,不可亂杜蘅也。

4.《本草衍義》:杜衡用根,市者

【拼音名】Dù Hénɡ

【英文名】Forbes Wildginger Herb,Herb of Forbes Wildginger

【別名】懷、蘅薇香、杜、土鹵、楚蘅、杜蘅、土杏、馬蹄香、蘹香、杜衡葵、土細辛、鈸兒草、杜葵、南細辛、馬辛、馬蹄細辛、泥里花、土里開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馬兜鈴科植物杜衡的根莖及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sarum forbesii Maxim.

采收和儲藏:4-6月間采挖,洗凈,曬干。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