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北京正保醫(yī)教科技有限公司

蘋果版本:8.6.4

安卓版本:8.6.4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熱門資訊,實時推送
med66_yaoshi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_微信視頻號
官方視頻號
免費直播,訂閱提醒
微信掃碼即可關注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知指導老師
考試指導老師
備考規(guī)劃,專屬指導
微信掃碼添加老師
正保醫(yī)學教育網(wǎng)_官方抖音號
官方抖音號
分享更多藥考日常
抖音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 輔導精華 > 中藥二
三色復習打卡表

《中藥二》:354個單味藥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7)

2021-06-17 14:47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wǎng)
打印
字體:

關于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很多考生都想了解“《中藥二》:354個單味藥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用法用量(7)”,為了幫助廣大執(zhí)業(yè)藥師考生及時了解,小編為大家整理出如下內容:

品名

性味與歸經

功能與主治

用法與用量

小薊

甘、苦,涼。歸心、肝經。

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用于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傷出血,癰腫瘡毒。

5~12g。

小通草

甘、淡,寒。歸肺、胃經。

清熱,利尿,下乳。用于小便不利,淋證,乳汁不下。

3~6g。

通草

甘、淡,微寒。歸肺、胃經。

清熱利尿,通氣下乳。用于濕熱淋證,水腫尿少,乳汁不下。

3~5g。

薤白

辛、苦,溫。歸心、肺、胃、大腸經。

通陽散結,行氣導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滿脹痛,瀉痢后重。

5~10g。

辛夷(春花)

辛,溫。歸肺、胃經。

散風寒,通鼻竅。用于風寒頭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淵。

3~10g,包煎。外用適量。

徐長卿

辛,溫。歸肝、胃經。

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用于風濕痹痛,胃痛脹滿,牙痛,腰痛,跌撲傷痛,風疹、濕疹。

3~12g,后下。

續(xù)斷

苦、辛,微溫。歸肝、腎經。

補肝腎,強筋骨,續(xù)折傷,止崩漏。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筋傷骨折,崩漏,胎漏。酒續(xù)斷:多用于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筋傷骨折。鹽續(xù)斷:多用于腰膝酸軟。

9~15g。

玄參(元參)

甘、苦、咸,微寒。歸肺、胃、腎經。

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用于熱入營血,溫毒發(fā)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白喉,瘰疬,癰腫瘡毒。

9~15g。

血竭

甘、咸、平。歸心、肝經。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用于跌打損傷,心腹瘀痛,外傷出血,瘡瘍不斂。

研末,1~2g,或入丸劑。外用研末撒或入膏藥用。

血余炭

苦,平。歸肝、胃經。

收斂止血,化瘀,利尿。用于吐血,咯血,衄血,血淋,尿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小便不利。

5~10g。

鹽巴戟

甘、辛,微溫。歸腎、肝經。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濕痹痛,筋骨痿軟。

3~10g。

補骨脂

辛、苦,溫。歸腎、脾經。

溫腎助陽,納氣平喘,溫脾止瀉;外用消風祛斑。用于腎陽不足,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6~10g。外用20%~30%酊劑涂患處。

車前子

甘,寒。歸肝、腎、肺、小腸經。

清熱利尿通淋,滲濕止瀉,明目,祛痰。用于熱淋澀痛,水腫脹滿,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9~15g,包煎。

韭菜子

辛、甘,溫。歸肝、腎經。

溫補肝腎,壯陽固精。用于肝腎虧虛,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白濁帶下。

3~9g。

橘核

苦,平。歸肝、腎經。

理氣,散結,止痛。用于疝氣疼痛,睪丸腫痛,乳癰乳癖。

3~9g。

沙苑子

甘,溫。歸肝、腎經。

補腎助陽,固精縮尿,養(yǎng)肝明目。用于腎虛腰痛,遺精早泄.遺尿尿頻,白濁帶下,眩暈,目暗昏花。

9~15g。

菟絲籽

辛、甘,平。歸肝、腎、脾經。

補益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外用消風祛斑。用于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腎虛胎漏,胎動不安,目昏耳鳴,脾腎虛瀉;外治白癜風。

6~12g。外用適量。

野菊花

苦、辛,微寒。歸肝、心經。

清熱解毒,瀉火平肝。用于疔瘡癰腫,目赤腫痛,頭痛眩暈。

9~15g。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制膏外涂。

夜交藤(首烏藤)

甘,平。歸心、肝經。

養(yǎng)血安神,祛風通絡。用于失眠多夢,血虛身痛,風濕痹痛,皮膚瘙癢。

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患處。

益母草(坤草)

苦、辛,微寒。歸肝、心包、膀胱經。

活血調經,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用于月經不調,痛經經閉,惡露不盡,水腫尿少,瘡瘍腫毒。

9~30g;鮮品12~40g。

茵陳

苦、辛,微寒。歸脾、胃、肝、膽經。

清利濕熱,利膽退黃。用于黃疸尿少,濕溫暑濕,濕瘡瘙癢。

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

銀杏葉

甘、苦、澀,平。歸心、肺經。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斂肺平喘,化濁降脂。用于瘀血阻絡,胸痹心痛,中風偏癱,肺虛咳喘,高脂血癥。

9~12g。

魚腥草

辛,微寒。歸肺經。

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用于肺癰吐膿,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

15~25g,不宜久煎;鮮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患處。

玉竹

甘,微寒。歸肺、胃經。

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內熱消渴。

6~12g。

郁金

辛、苦,寒。歸肝、心、肺經。

活血止痛,行氣解郁,清心涼血,利膽退黃。用于胸脅刺痛,胸痹心痛,經閉痛經,乳房脹痛,熱病神昏,癲癇發(fā)狂,血熱吐衄,黃疸尿赤。

3~10g。

皂角刺

辛,溫。歸肝、胃經。

消腫托毒,排膿,殺蟲。用于癰疽初起或膿成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3~10g。外用適量,醋蒸取汁涂患處。

澤蘭

苦、辛,微溫。歸肝、脾經。

活血調經,祛瘀消癰,利水消腫。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產后瘀血腹痛,瘡癰腫毒,水腫腹水。

6~12g。

澤瀉

甘、淡,寒。歸腎、膀胱經。

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6~10g。

赭石

苦,寒。歸肝、心、肺、胃經。

平肝潛陽,重鎮(zhèn)降逆,涼血止血。用于眩暈耳嗚,嘔吐,噫氣,呃逆,喘息,吐血,衄血,崩漏下血。

9~30g,先煎。

浙貝母(象貝)

苦,寒。歸肺、心經。

清熱化痰止咳,解毒散結消癰。用于風熱咳嗽,痰火咳嗽,肺癰,乳癰,瘰疬,瘡毒。

5~10g。

珍珠母

咸,寒。歸肝、心經。

平肝潛陽,安神定驚,明目退翳。用于頭痛眩暈,驚悸失眠,目赤翳障,視物昏花。

10~25g,先煎。

知母

苦、甘,寒。歸肺、胃、腎經。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用于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6~12g。

制白附子片

辛,溫;有毒。歸胃、肝經。

祛風痰,定驚搐,解毒散結,止痛。用于中風痰壅,口眼唱斜,語言謇澀,驚風癲癇,破傷風,痰厥頭痛,偏正頭痛,瘰疬痰核,毒蛇咬傷。

3~6g。一般炮制后用,外用生品適量搗爛,熬膏或研末以酒調敷患處。

制草烏

辛、苦,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

同草烏。

1.5~3g,宜先煎、久煎。

制川烏

辛、苦,熱;有毒。歸心、肝、腎、脾經。

祛風除濕,溫經止痛。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及麻醉止痛。

1.5~3g,先煎、久煎。

何首烏

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解毒,消癰,截瘧,潤腸通便。用于瘡癰、瘰疬,風疹瘙癢,久瘧體虛,腸燥便秘。

3~6g。

制何首烏

苦、甘、澀,微溫。歸肝、心、腎經。

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化濁降脂。用于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高脂血癥。

6~12g。

制沒藥

辛、苦,平。歸心、肝、脾經。

散瘀定痛.消腫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癮瘕腹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3~9g,炮制去油,多入丸散用。

制乳香

辛、苦,溫。歸心、肝、脾經。

活血定痛,消腫生肌。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經閉,產后瘀阻,癮瘕腹痛,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煎湯或入丸、散,3~5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烏梅

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

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于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

6~12g。

吳茱萸

辛、苦,熱;有小毒。歸肝、脾、胃、腎經。

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于厥陰頭痛,寒疝腹痛,寒濕腳氣,經行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五更泄瀉。

2~5g。外用適量。

仙茅

辛,熱;有毒。歸腎、肝、脾經。

補腎陽,強筋骨,祛寒濕。用于陽痿精冷,筋骨痿軟,腰膝冷痛,陽虛冷瀉。

3~10g。

炙甘草

甘,平。歸心、肺、脾、胃經。

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

3~10g。

炙黃芪

甘,溫。歸肺、脾經。

益氣補中。用于氣虛乏力,食少便溏。

9~30g。

淫羊藿

辛、甘,溫。歸肝、腎經。

補腎陽,強筋骨,祛風濕。用于腎陽虛衰,陽痿遺精,筋骨痿軟,風濕痹痛,麻木拘攣。

6~10g。

重樓

苦,微寒;有小毒。歸肝經。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肝定驚。用于疔瘡癰腫,咽喉腫痛,蛇蟲咬傷,跌撲傷痛,驚風抽搐。

3~9g。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朱砂

甘,微寒;有毒。歸心經。

清心鎮(zhèn)驚,安神,明目,解毒。用于心悸易驚,失眠多夢,癲癇發(fā)狂,小兒驚風,視物昏花,口瘡,喉痹,瘡瘍腫毒。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劑。外用適量。

豬苓片

甘、淡,平。歸腎、膀胱經。

利水滲濕。用于小便不利,水腫,泄瀉,淋濁,帶下。

6~12g。

竹茹

甘,微寒。歸肺、胃、心、膽經。

清熱化痰,除煩,止嘔。用于痰熱咳嗽,膽火挾痰,驚悸不寧,心煩失眠,中風痰迷,舌強不語,胃熱嘔吐,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5~10g。

紫草

甘、咸,寒。歸心、肝經。

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用于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

5~10g。外用適量,熬膏或用植物油浸泡涂擦。

紫河車

甘、咸,溫。歸肺、肝、腎經。

溫腎補精,益氣養(yǎng)血。用于虛勞羸瘦,陽痿遺精,不孕少乳,久咳虛喘,骨蒸勞嗽,面色萎黃,食少氣短。

2~3g,研末吞服。

紫花地丁

苦、辛,寒。歸心、肝經。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疔瘡腫毒,癰疽發(fā)背,丹毒,毒蛇咬傷。

15~30g。

紫蘇梗

辛,溫。歸肺、脾經。

理氣寬中,止痛,安胎。用于胸膈痞悶,胃脘疼痛,噯氣嘔吐,胎動不安。

5~10g。

紫蘇葉

辛,溫。歸肺、脾經。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5~10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提供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備考經驗、精煉知識點以及政策動態(tài)變化!預祝各位考生順利通過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

相關推薦:

【總結】2021年執(zhí)業(yè)藥師資格考試報考條件及其變動!

報考前必看!2021執(zhí)業(yè)藥師報考【告知承諾制】重點內容匯總!

【合集】關于2021執(zhí)業(yè)藥師繼續(xù)教育的那些問題匯總,超全!

【匯總】2021執(zhí)業(yè)藥師報考政策變動|考試變化|繼續(xù)教育變動

執(zhí)業(yè)藥師題庫

  • 距2025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還有?
執(zhí)業(yè)藥師公眾號
關注考試動態(tài)
發(fā)布考情動態(tài)
考試復習指導
免費1V1咨詢考試條件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 輔導課程
2024中醫(yī)醫(yī)師入學摸底測試解析

張鈺琪老師 2024-02-27 19:25--21:00

回看
2024醫(yī)考報名后如何安排復習時間

張鈺琪老師 2024-01-30 19:25--21:00

回看
2025年備考方案,供你選!
精品題庫
  • 密題庫
  • 題庫小程序
  • 醫(yī)考愛打卡
 執(zhí)業(yè)藥師密題庫
上千道典型習題
仿真密卷 3
仿真歷年考點題
專業(yè)題目解析
原價:¥50-199
復購¥40-159.2
查看詳情
 執(zhí)業(yè)藥師正保醫(yī)學題庫
正保醫(yī)學題庫

· 每日一練 鞏固提升

· 仿真試卷 實戰(zhàn)演練

· 組隊刷題 互相激勵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執(zhí)業(yè)藥師醫(yī)考愛打卡
醫(yī)考愛打卡

· 每天一個知識點

· 配套精選練習題

· 隨時記錄打卡心情

查看 更多免費題庫
圖書/資料
  • 精品圖書
  • 免費資料
  • · 考點回顧
  • · 考情分析
  • · 備考建議
  • · 思維導圖
  • · 基礎測評
  • · 高頻考點
立即領取
學習社區(qū)
  • 備考交流
  • 微信
  • 視頻號
拒絕盲目備考,加學習群共同進步!
尋找學習搭子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