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總結了有關鼻部腫瘤驗方偏方-腫瘤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鼻腔、鼻竇乳頭狀瘤的癥狀是鼻塞,鼻內新生物表面呈乳頭狀。但有一種叫做“內翻性乳頭狀瘤”,因為乳頭向粘膜深層生長,表面較光滑,容易與鼻息肉相混,需要作病理切片鑒別。乳頭狀瘤切除后易復發(fā),且有癌變可能,需引起重視。血管瘤則以反復鼻出血為主要表現,有時出血量較多。惡性腫瘤多見于40歲以上的人,年輕人也有發(fā)生。鼻腔、鼻竇的解剖位置較隱蔽,又都近眼眶和顱底,早期發(fā)現比較困難,早期癥狀主要是單側性比較長期的鼻涕帶血。隨著癌腫的長大,出現逐漸加重的鼻塞;當癌腫有壞死或繼發(fā)感染時,鼻涕就帶一種特殊的腥臭味。
驗方:
⒈內服方:辛夷15g,黃柏15g,生地15g,蒼耳子15g,自芷9g,細辛3g,蔥白30g,刺桐樹寄生30g,豬鼻1個。
⒉外用方:蔥白3個,皂角3個,麝香0.15—0.2g,鮮鵝不食草6—9g.1方加水制戚煎劑,每日1劑,連服7—8天后加入黃皮樹寄生,苦楝樹寄生,再隔日服1劑,連服5—7劑,海棠果,花生殼及水母蟹殼曬干研末,隨主方沖服,隔3日1劑,連服6—12劑。2方以棉花蘸藥汁塞耳,如鼻耳出血,可將藥液滴入。
加減:內服方加黃皮樹寄生30g,苦楝樹寄生30g;鼻血鼻阻及耳聾加海棠果(去外皮)7個,花生殼20個,水母蟹殼3—5個;耳邊有腫塊及耳聾加剌桐樹寄生30g,鵝不食草30g.
療效:共治療4例,3例顯著緩解,1例服用本方21劑,獲痊愈,至今未復發(fā)。
方源:廣東文昌縣城農村王山大隊。
⒊取牛黃0.3g,夏枯草30g,每日1劑,夏枯草水煎服,牛黃沖服。
偏方:
①紫草根30g,絞股藍20g,二者煎湯或開水沖泡代茶飲。
②華東藥翦30克,先煎兩小時,再加枸杞根,鴨跖草各30克,七葉一枝花15克。煎湯濾取清汁服。
以上是醫(yī)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總結的有關鼻部腫瘤驗方偏方-腫瘤外科主治醫(yī)師考試輔導的內容,愿給朋友們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