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wǎng)slogan
24小時客服熱線: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社區(qū) > 母嬰專區(qū) > 正文

認識兒童記憶力的發(fā)展特點

1、記得少,忘得快

兒童記憶的范圍和記憶保持的時間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擴大和延長的。1歲左右的兒童記憶的范圍很小,起初只能認媽媽、親人,然后才能再認周圍的事物。他們記憶保持的時間很短。

例如將他們和一起生活的親人分開一個月,再相見時就不認識了;幼兒園的小朋友一堂課上能學會一首兒歌或一個故事,不久就忘了。

2、記憶缺乏目的性

上學前兒童的記憶很難服從一個有目的活動,他們的記憶以無意識記為主,他們只對形象鮮明的對象,引起興趣的事物或引起強烈情緒體驗的事能記住。要年幼兒童將記憶專門作為有目的活動是困難的。

5、6歲的兒童有意識的能力開始發(fā)展起來,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他會運用簡單的記憶方法,如重復大人說的話來記住這件事。進入小學后,在教育的影響下,有意識記的能力得到較快發(fā)展。

3、記憶方法呆板

成人的記憶一般是通過對要記憶事物的理解,找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內(nèi)在聯(lián)系,屏棄事物非主要部分,進行意義識記,而兒童由于受知識和經(jīng)驗的限制,不會進行這種分析,較多地對事物表面進行機械識記。

例如成人和兒童同時遇到一個初次見面的人,成人記住的是這個人的相貌特征,而兒童記住的可能是這個人的衣著顏色等等。但是學前兒童也不是完全沒有意義識記,對他們能理解的事物也會進行一些意義識記。

4、記憶不精確

兒童記憶的精確性也是隨著年齡增長而提高的。年幼兒童記憶不精確表現(xiàn)在記憶不完整、相互混淆、歪曲事實和易受暗示等方面。例如幼兒聽了一個故事,他只記住感興趣的某個細節(jié),整個故事的情節(jié)卻記不住,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節(jié)也混在一起。

又如一個母親問幼兒園回來的孩子,今天舅舅到幼兒園看你了嗎?他回答說是的,事實上他舅舅今天沒有來而是前幾天來過,他被母親一問就認為今天來過了。這是由于記憶不精確加上以臆想來補充記憶而造成的。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是會改變的。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湯以恒 執(zhí)業(yè)藥師 藥學專業(yè)知識二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學考試 備考資料包
    高頻考點
    報考指南
    模擬試卷
    復習經(jīng)驗
    立即領(lǐng)取 立即領(lǐng)取